陈虹川深入辖区开展禁毒宣传
核心提示
“您若确定买人身险,得加钱!”“为什么?”“您的工作属于高危行业。”说起买保险的这段经历,陈虹川淡淡一笑,“那会,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这工作真有危险性。”
陈虹川是泉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禁毒大队教导员。从警25年,他先后当过基层民警、刑事民警和缉毒民警。分局成立以来,他共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0多起,追捕逃犯30多名,先后参与侦破一系列大要案。因对工作负责,对业务精通,在单位,同事称他为“川哥”。日前,在台商区新出炉的第二届道德模范名单中,他获评爱岗敬业模范。
□本报记者 黄雅珊 郭子芳 通讯员 辛伟彬 文/图
儿时梦想成真 荣封缉捕能手
“你长大了想当什么?”“我想当警察。”“为什么?”“因为我的父亲是警察,警察是正义的化身。”
1971年,陈虹川出生于泉港南埔镇。这份儿时的梦想最终成真,竟是因他“偷偷”将高考志愿改为法律专业。凭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1991年,从大学毕业后,他便走上从警之路。工作这么多年,他也觉得警察这职业不好做,“生活不规律,特别苦,特别累”,但有“为人民服务”和“保一方平安”这两个信念,他没有退缩过。
201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锁定了1名在台商区犯下命案、在逃十几年的江西籍嫌疑人后,陈虹川和同事展开了全力追捕。一天1点多,当他们从嫌疑人的老家打探到,嫌疑人已在湖北宜昌漂白身份并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后,立即连夜前往。当他们赶到时,得到风声的嫌疑人已躲回老家一村庄。陈虹川等人又返回江西,不分早晚、没日没夜地蹲守和调查。至将嫌疑人抓获时,这一番“猫捉老鼠”的追捕,历时1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
“清网行动”中,陈虹川共抓获2名命案在逃人员。2012年,在省公安厅表彰“福建警界福尔摩斯”优秀民警中,他获封“全省公安刑侦系统缉捕逃犯能手”。
工作认真负责 勇冲一线破案
“作为经验丰富的侦查民警和单位教导员,川哥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每个人,是一个没有‘架子’的老前辈。”台商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综合室主任连腊坚这么评价陈虹川。
今年8月31日,张坂镇张坂村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一男子头部被击打后倒地不起。案发后,台商区公安分局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嫌疑人供述称其借用被害人手机时发生纠纷,并将手机丢弃于村内一个废弃水塘。因被害人至今昏迷,丢弃的手机成为关键证据。分局组织人员到嫌疑人员指认的水塘寻找手机。陈虹川不顾个人安危,果断跳进水塘内,“跳进去才知水齐腰深,但当时在山上,若再等打捞队,天色也暗了,时间不等人。”他用手拨开漂在水面上的污秽,在污泥中一点一点地耐心寻找了40多分钟,终于找到手机,成功破案。
陈虹川对工作的投入和负责,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奉献。因对丈夫工作的支持,他的妻子赵碧英被评为台商区“三八红旗手”和“十佳好警嫂”。
自编禁毒手册 保护青少年成长
在查获的涉毒案件中,陈虹川发现青少年吸毒的情况不少,这让他颇为痛心。“预防毒品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年初,他动起了心思——编一本可读性强的禁毒教育手册。之后,从组织语言到编排内容,他都亲自操刀。今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2万本《拒绝毒品家庭抗毒——禁毒教育手册》新鲜出炉,内容包含毒品知识、毒品危害、法律法规、真实案例及家长禁毒锦囊等。在一次次的宣传中,这本手册走进千家万户,全区初中以上学生人手一册。
“家庭是禁毒宣传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希望这本手册能帮助群众增强禁毒意识,提高拒毒、防毒能力,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陈虹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