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集中办宴点 节约资金上百万 更值得一提的是,玉埕村以前大操大办喜事的风气很严重,比如订婚宴和结婚宴是一模一样的规格,宴席每桌标准高的达数千元,送嫁人数多的达上百人。“有钱人无所谓,普通老百姓无奈跟风,压力很大。”骆文忠说,这几年,村里不仅取消了订婚宴,还将闲置的菜市场改造为结婚宴的集中办宴点,为群众省了不少钱,并提出“一桌酒席,不超千五百”的倡议。 原来,由于拆迁,玉埕村埕边自然村的一些群众没有地方办喜宴。而旧菜市场正好闲置,村委会在征求村民意见后,将其改成集中办宴场所,交由老协会管理。要办宴的群众只要事前到老协会报备,事后将卫生清洁工作做好,就可免费使用这个场所。 同样被用作集中办宴点的还有侨光楼门口的广场。侨光楼于上世纪80年代由华侨捐建,免费提供给国外回来的华侨临时居住,共有16间,后又作为村部办公地点,现在作为南音社、人大活动室和巡逻队监控室等的场所。侨光楼门口广场以前为群众跳广场舞的地方,这几年也提供作为埕边自然村群众办喜事的地方,广场可安置20桌左右。 “集中办宴点约150平方米,最多可放25桌,场地的大小无形中也限制了群众的办桌数。”骆文忠说,仅去年一年,玉埕村在此办宴的就有30余户,全部不超25桌,村民节约下资金100余万元。 打造宣传新阵地 潜移默化树新风 玉埕村建有一座风景秀丽的生态公园。如今,公园已成为村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去年,全区移风易俗工作如火如荼推进,玉埕村借助这个公园,运用80多块宣传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对本村移风易俗实际成果予以集中展示。 “中央号召倡文明,人民群众齐响应;党员干部先行动,移风易俗是心声;乡村文明讲科学,厉行节约当楷模;婚丧嫁娶反浪费,请找红白理事会;攀比之风要刹住,天价彩礼不可为;白事简办勿铺张,省下钱物敬爹娘;爱护家园讲卫生,生活垃圾不乱扔;垃圾处理要分类,蓝天碧水乐陶陶;诗礼传家古来训,道德人家必有邻;善行义举四德榜,风清气正润城镇;妇幼老少崇儒孝,活力张坂扬美名;全镇人民合心力,文明城镇创佳绩。”生态公园里,褐色石板墙上,大篇幅朗朗上口的移风易俗七字歌引得不少群众驻足吟诵。 “张坂镇和玉埕村携手将生态公园打造为移风易俗工作的宣传阵地,让群众驻足可观、抬头可见,潜移默化中倡导文明新风。”张坂镇挂职副镇长黄吉苹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