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有力的班子队伍是关键 土地征迁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遇到部分群众心存抵触情绪在所难免,多数群众的利益诉求往往通过村级组织来表达。因此,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功能作用,建立团结有力的班子队伍对做好征迁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团结就是力量,凤浦村两委班子不是最强的,却是最团结的。”有着丰富征迁经验的凤浦村村主任许诗阳认为,成建制工作中,村级班子队伍非常关键。大家要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合作精神。班子成员取长补短,“能文能武”相互搭配,明确分工,团结协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组员的专长,业务型的非常熟悉征迁方案,宣传型的则善做群众思想工作。 经过几年的锤炼,村干部实现从对征迁业务不熟、害怕征迁到个个都是业务能手、主动要求参与征迁的蜕变,整个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显现,也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征迁经验。不止在征迁工作中,一年来凤浦村治安、卫生、计生、制止“两违”等各项工作都在镇里名列前茅,在全镇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二位,凤浦村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得到群众的充分信任是前提 在凤浦村项目征迁过程中,有时候村干部比镇里的征迁组更管用。一方面,区、镇征迁组干部进驻村里,一开始比较生疏,有距离感,建立信任需要一个过程,相对而言,村民群众更了解、熟悉村里的干部,对村干部平时的为人、工作情况都知根知底,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另一方面,成建制工作的主体不一样,镇征迁工作组下来,村干部是配角,只做些配合性的协助工作。村级成建制村干部更能发挥主人翁的责任与担当,有着自身的优势。比如村干部向群众承诺:“今后碰到了什么事情你可以来找我。”村民做出的回应则是:“我相信你,镇里的工作人员走了、换了,我找谁去。”这反映了大多数群众的心声。此外,村干部长期与村民打交道,彼此比较了解,交流更接地气,更能讲到群众的心坎里,沟通效率会更高。 百崎湖生态连绵带项目涉及东园镇的征迁范围包括凤浦、上林、溪庄三个村的870多亩土地,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且土地纠纷矛盾复杂。“项目地处五一围垦区,几十年来地貌改变较大,历史遗留的土地纠纷也较多,涉及户对户、组对组、村对村等各种矛盾。”许诗阳介绍说,村两委班子里有三位村支部书记(两位是前任书记),贯穿下来对村里几十年来的情况很熟悉,同时通过查询历史资料,走访各村老村干部、老村民小组长,深入调查做了大量工作,搞清楚来龙去脉,判定土地归属,顺利化解了土地纠纷的各种矛盾,充分体现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