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 创新推行新型征迁模式 东园镇推行村级成建制征迁模式助力项目建设 征迁工作顺利推进,让百崎湖生态连绵带项目早日开工。 核心提示 征迁工作被称为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也是社会矛盾最集中、最尖锐的地方。近年来,台商区不断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项目多,征迁任务重。面对繁重的征迁任务和征迁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2018年2月,东园镇在全区首创村级成建制征迁模式,以凤浦村为首个试点,创新推行“镇级指导、村级实施”的新型征迁模式,在征迁工作中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有效促进土地征收工作和谐、有序、高效完成。推行村级成建制征迁模式不仅服务和推动了项目建设,也成为东园镇当下“强基促稳”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化解了征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保障了社会和谐安定稳定。 2018年初,东园镇吹响新一批项目征迁工作的集结号,福厦客专、海湾大道等多个大项目征迁工作启动,同时配合白沙片区征迁抽调3个工作组参与,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严重不足。东园镇先后选取凤浦、溪庄、上林、灵溪、锦峰、群青等6个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比较强的村为试点,对涉及征迁任务较少的项目,推行村级成建制征迁模式,由村两委成员及其举荐的征迁能人组成动迁工作组,在集中接受动迁业务培训后,由村级自行组织入户动员做工作,挂村领导、驻村干部负责本村征迁项目的业务指导并协调中介公司跟踪配合,区房屋征收中心人员进行审核管控,最后由村级组织签约手续及后续材料补齐等工作。 凤浦村成为首个工作试点 凤浦村所涉及的项目征迁任务,如果按照常规,镇里需组织三四个工作组驻村开展征迁工作。为了减轻镇里的压力和负担,凤浦村响应镇里的号召,主动把多个项目的征迁工作承担下来。 凤浦村地处东园村西部,下辖8个自然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1575户,总人口4909人,村两委干部7人,网格员2人。自实行成建制以来,凤浦村主动承担了泉州国际酒店、生态连绵带、东纬一路、东纬二路、区公安分局周边道路、南方加油站、区自来水公司、凤浦幼儿园等8个项目的征迁工作,总征地面积1300亩,房屋征迁28宗,厂房2宗,地上物征迁41宗,坟墓迁移355座(皇金622粒)。值得称道的是,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征迁上访问题,所有的矛盾都化解在村里。 东园镇选择凤浦村作为首个村级成建制征迁工作试点,因为该村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村级班子,有一批征迁经验丰富的村两委干部,这里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2010年因南北大道建设开启大规模的征迁工作,涉及凤浦村群众120户,村干部在项目征迁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村民也有了土地被征收意识,认识到区里项目促发展是大势所趋,配合度比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