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综合服务专窗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坚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初心,以狠抓政策落地为基石,以规范经办流程为准则,以优化服务举措为导向,精心织就社会保险民生保障网,让企业与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其典型经验做法不仅获得省人社厅推广、省城居保中心书面表扬,今年3月,台商区台胞台企服务中心社保服务窗口更是荣获“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的殊荣。
□融媒体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王慧莲 文/图
便民利民
搭建高效服务桥梁
民生之事,枝叶关情。台商区聚焦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社保公共服务的便捷化与高效化,精心塑造优质服务窗口。其中,“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通过资源整合,依托“五险合一”模式,打破了养老、工伤、失业等险种分设的壁垒。这一举措将社保服务的高频事项办理时限大幅压缩至2个工作日,让1600人次的群众和企业办事实现了“减环节、减材料、减跑次”,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而“不见面”审批服务借助数据共享的东风,大力推行高频事项掌上办、邮寄办等“不见面”服务模式。职工参保登记等85项便民服务实现“一趟不用跑”,全流程网办率达60%。今年1—6月,全区线上社保办件量达2.1万件,且办结率100%。
“五星级”服务队伍通过健全17项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五比五评”“作风形象十分制”等考评制度,开展“社保1:30课堂”“人社知识日日练”特色学习活动,锻造出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优质经办队伍。台商区城居保待遇发放、参保缴费等多项业务指标连续3年居省市前列。
志愿帮扶
关注特殊群体需求
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是社保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商区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建立了响应机制,通过“适老化+兜底化+网格化”服务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
银龄办事“无障碍”。台商区针对老年群体专设社保服务窗口,配备闽南语导办员及无障碍设施等,提供专人咨询引导、全程陪办、政策解答等“全流程”适老化志愿服务。累计服务老年群体1200余人次,让老年群体在办理社保业务时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
保费代缴“无疏漏”。台商区在全省首创特殊群体参保“一件事”,建立社保、民政、卫健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这一创新举措让高龄、残疾等特殊群体100%纳入城居保保障范围,今年以来,已为7094名特殊群体“免申即享”代缴保费140.58万元,确保特殊群体的社保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志愿帮扶“无盲区”。台商区建立区、镇、村城居保三级网格服务机制,动态更新高龄、空巢、失能、留守、残障等特殊群体服务台账,精准对接特殊群体服务需求。今年以来,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上门资格认证、信息化采集帮办服务4333人次,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争优创新
打造特色服务名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台商区通过部门协同与服务模式创新,推动社保服务向多元化、精准化、个性化升级。
待遇“预审式”服务。设立城居保养老金申领缓冲期,提前60天向镇村下发达龄人员名单,开展“一对一”申领指导。2025年已助力2091名群众解决因缴费年限不足、社保卡冻结无法及时领取养老待遇的困难,为群众的晚年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社银“一站式”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进社银联办服务窗口入驻24个“党建+”邻里中心,实现参保登记等高频业务“家门口”办理。同步推动8项社保企业服务事项进驻农信社、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全区参保群众和企业。这一举措让群众和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社保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的精准触达。
政策“点单式”服务。组建“政策通”“援企护航”党员先锋队,紧扣社保政策最新热点、企业办事疑点难点,开展“走企业送服务”专项行动。企业按需下单,党员干部送教上门。2025年先后深入35余家企业,帮助解决参保缴费、惠企补贴等问题60个,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