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泉州台商投资区> 产业经济 > 正文
古船木家居 会讲故事的艺术品
2017-03-29 16:04:26 来源: 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陈小妮  

古船木家居 会讲故事的艺术品

古船木家居演绎全新的生活艺术境界

核心提示

古船木家居,作为古典家居的新秀,自带一种浑然天成的天作之感,近年来不断受到市场的青睐。在收藏者和投资者的眼中,经由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古船木家居,不亚于一块宝玉,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家居不同,古船木家居的材料全部取自于退役的海船,在充分保持船木原本形状的基础上,通过纯手工打造而成。” 福建省宏洋小康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万春告诉记者,古船木历经海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浸泡以及海浪无数次的冲刷,愈发坚韧耐磨,具有强烈的沧桑感,并兼有防水、防虫的功效。每一件孤品都历经风雨的沐洗,岁月的沉淀,归真返璞,大巧若拙,是山与海相互交融的时间瑰宝,是淳朴原始生命味道的感召。

□本报记者 陈桂生 郭慧杰 文/图

历久弥新

古船木家居演绎海丝情

在李万春的小康茶家居会所里,记者看到,一套套由古船木精心打造的茶桌、茶椅错落有致地陈列其中,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茶道空间、办公空间,极具风尚。这些家具大都保留了船木原貌中的伤痕、孔洞、沟壑。旧船木的残缺,既没有夸张地凸显,也没有被精心地回避。那参差的洞孔,凹凸不平的表面,深深浅浅的颜色,不单没有减弱它的美感,反而平添了深邃神秘,坚韧刚毅和稳重粗犷,每一处的纹理都像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与沧桑。

古船木将自然与人文,功能与环境和谐共存,也因此受到设计师和手艺人格外珍视,人们尽量保持它们原有的特殊风貌,加以设计。一些看似无用的地方,往往经过巧妙的组合拼接与整体融合,制造出古朴庄重却不失时代气息的现代家私,让古船木重新焕发生机。

去年,小康茶家居新开发了新中式古船木茶桌系列、办公古船木系列的产品,一上市深受市场青睐。李万春计划将开创古船木与海丝文化完美结合,开发出更多独具文化内涵,又充满沧桑魅力的产品。“通过废旧古船木打造家居,把‘小康茶家居’与‘海上丝路’紧密融合,也表现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延续’。”李万春认为,从前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船记录了曾经的辉煌,如今这些废旧的古船木以家居的形式继续抒写着“海丝”情怀。

从一艘古船到一套家居,古船木既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更被赋予生命的永恒。

怀旧情怀

古船木家居走俏市场

船经沧海无常道,木纳百川有本心。它们在苍茫的大海与时间的大海中逐浪而行,历经沧桑,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沉浮的故事,一纹一路都是天赐的礼物。欣赏老船木家具,感受热带雨林最结实的木材接受大海的洗礼,仿佛随之穿越千百年。使用老船木家具,除了它本身的朴素、结实、厚重、大方,还有对海洋艺术的尊重,对岁月沧桑的回味.用时间打磨品质,用匠心传递质感,赋予了古船木更深重的情怀。

“人们都说,老船木寓意着一帆风顺,有驱邪避灾的作用。试想一下,一件在风雨中历练数十年的物件,必然是吸收了海洋的灵气与水手的韧性,即使面对再大的风浪依然无所畏惧。单是这份难得的经历,就足以让老船木与普通家具有着天壤之别。”李万春介绍,公司转型投入到古船木家居行业,一方面是看中了古船木的稀缺性,另一方面自己也是被古船木历经岁月洗礼,饱尝海水浸泡,受尽烈日煎熬的沧桑情怀所打动。

“从没有一种家具让人觉得这样富有故事。现代社会的审美疲劳日趋严重,人们厌倦了钢筋水泥的气味,当我们这个社会开始为贫乏的人文素养、饥饿的精神内涵而反思的时候,那些沉淀的细腻优雅的文化成了中国美学自信。古船木家具恰恰迎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潮流,也体现出了浓浓的怀旧情愫。”李万春表示,与现代红木家具不同,船木家居都是保持天然形状的艺术品,甚至有些矮凳完全采用古船木剩下的边角料制作,几乎都不会做任何额外的修饰,长短不等的线条、方圆不等的形状、坑坑洼洼的表面,都令这些船木家具充满奇趣与残缺的美感。正是这种残缺美和沧桑美,让古船木家具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这种古船木制造品,这几年渐渐流行,在全国许多商店、茶庄、会所、办公场所等都可见到。随着市场逐渐认识到船木家具的价值,船木家具的收藏价值渐渐体现。不少家庭也购置船木制作的茶桌、茶椅,将客厅或书房打造成韵味十足的文化空间。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要闻
更多>>产业经济
更多>>文化旅游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