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重学 贤才辈出 ——张坂埔塘孙氏家风家训系列报道之一 孙氏家庙内科举牌匾林立 核心提示 “东海表大儒,诗礼名家,旧望曾推唐谱牒。南朝崇硕辅,弟昆报国,新封犹溯宋衣冠。”“缅当年,赐琴赐砚赐拍,职重秩宗,惟是清慎勤厚德。看此日,芹香桂香杏香,花生蕊榜,已占解会状先声。”这是镌刻在张坂镇埔塘村孙氏家庙里的楹联,这对楹联充分体现了埔塘孙氏宗族人才辈出,人文昌盛。 □本报记者 郭慧杰 陈桂生 通讯员孙怀伟 文/图 昆仲团结 流传不少规训乡约 “岁祀昊天上帝与尚书迭为亚献,祭大社大稷神州地祗迭为初献”。埔塘孙氏祖辈相传,宋朝灭亡后,孙氏入惠始祖孙嘉安于宋祥兴元年(1278年)护送宋帝昺南下途中因病家居。为弘扬民族气节,鞭策后人爱族报国,教诲后辈积极向上,身为礼部左侍郎、负责朝廷祭祀的孙嘉安将宋代朝廷三祭三献的宫廷祭祖仪式用于宗祠春冬两祭,尔后经孙氏后人代代传承,历千年而不衰。 在孙氏家庙的祀厅内,记者看到一张“孙氏乐安衍派埔塘分派简图”,上面详细说明了从埔塘分支出去的孙氏族裔分布情况。据长期研究埔塘村历史文化的埔塘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孙怀伟介绍,埔塘孙氏人口众多,分衍于晋江、惠安、仙游、永春等地,另外移居东南亚、美洲各国的孙氏族人也有数千人。 每年,从埔塘开支出去的孙氏宗亲都会派人回家庙参加冬祭活动,大家在家庙里欢聚畅谈,联络感情,增进孙氏族亲友谊,孙氏家庙成为国内外孙氏族人团结族众,弘扬祖德、凝聚人心的重要场所。 除了保留至今的祭祀习俗,张坂埔塘孙氏至今还保留有一些规训乡约。诸如“赤心报国,勿臣异姓”“严立乡约,熏地善良”“渐渍身教,竟为仁里”“晋主凡例,励志向学”的规训乡约,至今仍在孙氏宗族内流传,这些规训乡约既是孙氏祖先留给埔塘孙氏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成为维系海内外孙氏族人血脉亲情、加强海外乡亲同祖国联系的精神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