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资源配置 服务全面两孩 区医院加大医疗资源配置,每位产妇单独使用一间产房。 核心提示 新的一年孕育着喜悦和希望。元旦当天,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啼哭声,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迎来了7个“元旦宝宝”,其中有6个是二孩。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如何更好服务二孩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记者近日了解到,无论是出台相关政策,还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台商区都对妇产科、儿科等重点学科有所倾斜,从不同方面加大医疗资源配置,服务全面两孩。 □本报记者 郭子芳 黄雅珊 通讯员 郭巧真 文/图 新病房大楼启用 软硬兼顾服务二孩 根据《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台商区将着力补齐重点学科建设短板,突出以医疗核心能力建设为引领,全力支持区医院医疗能力建设,打造医疗技术精湛、人才力量雄厚、管理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医院,发挥龙头医院作用。 区医院副院长宾英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全面两孩,区医院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大力支持。去年国庆开始,产科、儿科等科室陆续搬到新大楼。其中,新生儿科、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分布在6楼,儿科设在7楼,产科设在4楼和5楼,床位从二孩前的70张增加到目前的100张。此外,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后康复等服务同时开展。与在旧病房大楼不同的是,原先共用的产房升级为单独产房,且产房内新增了无影灯、胎心音健腹仪等设备,硬件配备已与市级医院接轨。记者采访时,张坂的黄女士刚顺产下一名男婴,她表示优良的环境让她在生产时更为舒心。 软件方面,产科、儿科的医护团队从二孩前的47人增加到目前的60人,同时,区医院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去年以来组织39人次医护人员参加有关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培训、助产士提高班、宫颈疾病规范化诊治学习、妇产科微创技术学习等。 台商区不断深化“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度对接产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建设。市第一医院不断加强对区医院产科业务指导,开通台商区重症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提高重症孕产妇救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