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体系:未来5年将新建7所公办幼儿园,平均每个乡镇至少设置3所以上公办幼儿园,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园,落实旧城改造和新建小区按标准同步配套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扩充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数量。强化幼儿园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力争创建2所公办省级示范园、3所公办市级示范园。 义务教育:加快学校布局优化调整,更改并统一规范学校校名;新建5所中小学,异地重建2所小学,改建、扩建部分中小学;加快寄宿制学校和小学寄午制学校建设。命名确定一批区级实验学校,打破现有的学区制,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全面建成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高中教育:推进高中教育品牌特色培育,实施高中生免费入学。积极应对2018年福建新高考改革,深化课程改革,逐年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和高分比率。 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对接产业能力。整合区内职教资源,引进一所泉州市直优质公办中职学校设立台商区校区;加大“中职学位购买服务”力度,完善区外公办优质职校在台商区设点办学或联合招生;支持鼓励华光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依托华光学院加强对台对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支持华侨大学和即将建成的颐和医院在台商区合作创办医学院。 终身教育:发展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大力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加快建设区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至2018年,建成台商区社区学院和各乡镇、社区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基地。至2020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平均达到14.2年。 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力争每个“小片区”至少在1所小学设立“特教辅读班”。筹建台商区特教学校,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 民族教育:立足本区特色发展民族教育,加大对百崎乡中小学校的扶持力度,将百崎中心小学建成台商区民族实验小学。 办学条件 95%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职校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校园面积达到省定标准。 “十三五”期间,台商区将大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和“全面改薄”计划,推进学校后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至2020年,95%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职校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校园面积达到省定标准,中小学、中职学校运动场地100%达到省颁标准,并完成塑化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的基础上,争取到2017年实现四年级以上“人人通”,2020年,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建网比例达到100%,每校建设一间“录播教室”;购买后勤保障服务,成立区校车服务公司,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卫生保健室面积和器材、药品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师资队伍 建设“台商区教师进修学校”。 加强教师编制配备补充,按照省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有计划分年度做好教师招聘补充工作。建设“台商区教师进修学校”,2017年争取确定办公用地,2018年基本完成配套设施建设,选聘专职教研员并全面开展工作,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