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帮助孤寡老人修缮屋顶
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于2015年年初成立。两年来,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以“为爱践行,勿忘初心,乐于奉献”为宗旨,先后到百崎、东园、洛阳、张坂、洛江、丰泽、鲤城等地,开展助学扶幼、爱心助残、心理疏导、自救急救等公益活动。如今已完成了近100户贫困家庭或孤寡老人的走访,并通过筛选,已有70多户贫困家庭或孤寡老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在进行直接帮扶的同时,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还帮助一些贫困户实现了“自我造血”的功能。今年10月底,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获评第二届泉州台商投资区“敬老文明号”。
而在近期,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经泉州台商投资区民生保障局预审重新申请注册成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筑家扶贫协会。虽然团队的名字换了,但是协会的300多名志愿者表示,做公益的心,他们从未改变。
志愿者帮孤寡老人理发
帮扶老人 服务暖心
百崎乡的康大娘,今年68岁,体弱多病,牙齿已全部脱落。唯一的儿子年轻时出外打工,发生事故导致双脚胯骨骨折,无法工作。儿媳由于高烧引起神经性智障,无法与正常人相处,一家人长期依靠康大娘捡垃圾来维持生计,平常加餐的好东西竟然是路上捡回来的死鸡鸭。
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在获悉康大娘的情况后,经商讨,在为康丽珠一家奉上爱心资金和物资的同时,还希望能够帮助康大娘一家实现“自我造血”功能,为此,圆梦义工服务队为康大娘买了只羊羔,希望羊羔将来能够产出更多的羊出来,帮助康大娘一家增加收入。
今年4月16日,志愿者们再次来到了康大娘的家,送上了慰问物资和羊羔。“我们的志愿者杨奕芬,还把自己饲养羊的经验,手把手地教给她。尽管康大娘说话含糊不清,手指因病不灵活,可她依旧非常认真地聆听,边看着羊儿,边跟志愿者们交流,可以说这只羊羔让她的生活更有了盼头。”圆梦义工队秘书长杨秋霞告诉记者,将来,协会还会通过公益平台帮助他们解决以后羊的销售问题。
在得知康大娘家根本没有自来水,吃的水,竟然是用脸盆接天上落下的雨水时,志愿者们的心紧紧地纠在一起。为了解决康大娘的用水问题,志愿者们过后不久就备齐了工具,再次来到康大娘家。挖沟道,装水管,经过一上午的努力,终于让康大娘喝上了干净的水。接好自来水后,圆梦义工队还送上由爱心人士赠予的水桶、香皂、沐浴露、洗发水及三套被套。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流出来时,康大娘咧开无牙的嘴,乐得直抹眼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克服困难 为爱践行
康大娘的事只是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平时从事公益活动的一个缩影。两年来,圆梦义工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及爱心人士每次前往孤寡老人家中,都会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同时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整理、打扫房间,为老人免费维修家电,修缮房屋。
“我们面对的困难有很多,有与老人的语言沟通障碍,有时还面临老人家庭冲突的问题。碰到这些,我们都会事先找老人所在村委会了解具体情况,主动跟老人的子女协商解决冲突问题,并在老人家里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部分瘫痪在床的老人,我们会把他们列入固定帮扶对象,经常到他们的家里收拾帮扶,努力寻找能帮到老人的每一丝,每一点,将关爱进行到底。” 台商区圆梦义工服务队队长杨家强说。
从最初十几人的小队伍,到现在近三百人的团队,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为爱践行,勿忘初心,乐于奉献”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一团队。两年来,协会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2000多人次。
名字虽改 公益依旧
在本月14日,泉州台商投资区筑家扶贫协会在洛阳镇屿头村举行成立大会,泉州台商圆梦义工服务队正式完成更名,杨家强当选筑家扶贫协会首任会长。据其介绍,协会成立后,将设立10个服务管理部门,强化管理机制,分工协作,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为主题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全面推动协会志愿者行动向规范化、社会化、经常化方向发展。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据悉,目前协会正逐步开始在四个乡镇开设小分队,逐步实现“村委+服务站”相结合的特色志愿服务,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
□本报记者 郭慧杰 陈桂生 通讯员 饶文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