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日前正式出台
5年内新建7所公办幼儿园
经过一年多的编制和征求修订意见,日前,《泉州台商投资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是台商区教育事业大投入、大改革、大发展的五年。全区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首次接受教育“两项督导”省级评估为契机,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于2015年荣获福建省教育“两项督导”双优等级,2016年初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认定。
相比之下,台商区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定位在量和质上都有较大提高,如:“十三五”期间,全市目标是50%的县(市、区)成为“教育强县”,台商区有望实现“教育强区”,走在全市前列;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全区公办幼儿园将达15所,平均每个乡镇至少3所,并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园;在培植本地优质教育资源方面,除了打造“湖东实验学园”教育品牌外,拟升格命名一批区级实验学校;持续推进名校托管、小片区管理、购买服务等改革,提升全区办学条件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本报记者 杨婷婷 黄雅珊 通讯员 林从荣
目标
2020年前打造成“教育强区”。
“十三五”时期,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高等教育内涵提升发展、民族教育包容同步发展、终身教育多样多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体系基本健全、结构持续优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力争在2020年前实现“教育强区”目标。
公办幼儿园达15所,引进或创建1所公办中职学校。
任务
区“实验学园”完成建设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委托泉州市直名校管理;
至2020年,争取全区公办幼儿园达到15所;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3.3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100%完成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工作,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高中在校生4100人,中职在校生30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
惠南中学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惠安五中晋级二级达标高中;
引进或创建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初步建立与区域产业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鼓励支持华光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发挥百崎民族乡回族特色优势,发展更具特色包容的民族教育;
构建网络化终身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平均达14.2年以上。
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体系:未来5年将新建7所公办幼儿园,平均每个乡镇至少设置3所以上公办幼儿园,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园,落实旧城改造和新建小区按标准同步配套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扩充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数量。强化幼儿园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力争创建2所公办省级示范园、3所公办市级示范园。
义务教育:加快学校布局优化调整,更改并统一规范学校校名;新建5所中小学,异地重建2所小学,改建、扩建部分中小学;加快寄宿制学校和小学寄午制学校建设。命名确定一批区级实验学校,打破现有的学区制,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全面建成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高中教育:推进高中教育品牌特色培育,实施高中生免费入学。积极应对2018年福建新高考改革,深化课程改革,逐年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和高分比率。
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对接产业能力。整合区内职教资源,引进一所泉州市直优质公办中职学校设立台商区校区;加大“中职学位购买服务”力度,完善区外公办优质职校在台商区设点办学或联合招生;支持鼓励华光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依托华光学院加强对台对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支持华侨大学和即将建成的颐和医院在台商区合作创办医学院。
终身教育:发展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大力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加快建设区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至2018年,建成台商区社区学院和各乡镇、社区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基地。至2020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平均达到14.2年。
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力争每个“小片区”至少在1所小学设立“特教辅读班”。筹建台商区特教学校,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
民族教育:立足本区特色发展民族教育,加大对百崎乡中小学校的扶持力度,将百崎中心小学建成台商区民族实验小学。
办学条件
95%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职校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校园面积达到省定标准。
“十三五”期间,台商区将大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和“全面改薄”计划,推进学校后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至2020年,95%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职校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校园面积达到省定标准,中小学、中职学校运动场地100%达到省颁标准,并完成塑化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的基础上,争取到2017年实现四年级以上“人人通”,2020年,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建网比例达到100%,每校建设一间“录播教室”;购买后勤保障服务,成立区校车服务公司,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卫生保健室面积和器材、药品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师资队伍
建设“台商区教师进修学校”。
加强教师编制配备补充,按照省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有计划分年度做好教师招聘补充工作。建设“台商区教师进修学校”,2017年争取确定办公用地,2018年基本完成配套设施建设,选聘专职教研员并全面开展工作,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