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泉州台商投资区> 台商投资区新闻 > 正文
最美文化工作者郭廷玺:百崎回族文化“活字典”
2016-08-31 18:04:24 来源: 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陈小妮  

保护百崎回族乡文物

作为福建省19个少数民族乡中唯一的回族乡,百崎境内现保留的文物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回族郭仲远石棺墓,有新石器时代的音楼山遗迹,有著名景点接官亭、郭氏家庙、郑和堤,还有古风古貌的丧葬、祭祖仪式。

自从担任百崎回族乡文物保护所副所长以来,郭廷玺就积极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殚精竭虑地做好本乡的文物保护、管理及维修工作。为抢救百崎回族乡的文物,他还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一次文物普查,做好拍照登记造册。同时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全国“非遗”普查,搜集整理百崎回族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4年,百崎回族乡为抗日英雄郭志雄烈士设立纪念室。在纪念室的建设过程中,郭廷玺承担起很大一部分工作。从事迹收集、稿件采编、版面设计以及纪念室的雕像、玻璃安装等方面,他都亲力亲为,严谨把关,不敢马虎。

“历史是严谨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郭志雄作为百崎回民的抗日英雄,他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郭廷玺介绍,他在编写郭志雄的生平事迹时,都是一字一句甚至连每个标点符号都是仔细校对。“我觉得对文字严谨的态度既是对先人的尊敬也是对后人的负责。”

该纪念室建成后,先后被台商区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每逢清明时节均有中小学生、公安、边防、消防官兵前来瞻仰。

推介百崎回族文化

“立足民族特色,推介百崎回民风情民俗,把百崎片区建成沿海大通道边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使之更适应台商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历年来,郭廷玺坚持为各级领导、海内外参观团、中央和地方媒体介绍百崎回族的历史沿革、文物史迹和风情习俗,积极宣传推介百崎回族乡。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纪录频道、阿拉伯频道分别摄制的大型纪录片《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南海1号》《探寻回族起源》等有关海丝的大型纪录片,均有他介绍百崎回族文化的画面。

而在闲暇之余,郭廷玺还坚持撰文、写诗、作联。他的诗词、对联、谜语、散文、杂文、书法等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各级报纸、刊物,并多次获奖。

□本报记者 郭慧杰 陈桂生 通讯员 吴银泷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要闻
更多>>产业经济
更多>>文化旅游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