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产业经济 > 正文
台商区1—8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2025-10-22 11:22:30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台商区1—8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全力打造工业园区标准化2.0版本

台商区高标准建设智能电网电器特色产业基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引进13家上游配套企业就近布局,形成“1公里供应圈”。图为福建省宏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牢固树立“产业立区、产业兴区、产业强区”的核心理念,加快完善工业园区“抓投产、促纳统、优存量、造业态”闭环运作管理机制,打造工业园区标准化2.0版本。今年1—8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7个市级“四个一批”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1.33%。

□融媒体记者 黄枫 通讯员 吴雅超 文/图

探索三大路径

提升集聚效益

今年以来,台商区探索“引龙头建园区,育龙头建园区,推动龙头协同建园区”三大路径,高标准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效益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下游即“上下楼”,形成“1公里供应圈”。台商区按照“串点成线、连片开发”的发展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智能电网电器特色产业基地。以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宏科电力作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技术引领和市场带动作用,成功引进德普乐科技、环阳电器等13家上游配套企业就近布局,形成“1公里供应圈”,实现从核心部件到终端产品的本地化协同生产。目前已构建起覆盖“电流/电压传感器—极柱成品—绝缘拉杆—断路器—分体式隔离刀闸—一二次融合开关”的完整户外智能开关产业链,推动关键环节本地配套率达85%,形成“龙头引领、链企协同、闭环配套”的产业生态。

做大做强,培育本土企业打造产业园区。台商区聚焦本土优质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拓展空间,打造集生产、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其中,泰维石墨烯合成新材料产业园由省级培育龙头、全市纳税百强企业科一超纤投资建设,项目总用地119亩,计划总投资4亿元。园区聚焦石墨烯合成新材料领域,着力破解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瓶颈,打造集高端材料研发与规模化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化平台。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年纳税5000万元;力达空压机产业园项目由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达(中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项目已于2025年上半年全面投产。通过智能化产线布局和供应链本地化整合,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显著提升,带动企业整体产出提升超40%。

协同聚力,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台商区以龙头企业协同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构建资源循环、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数字包装产业园依托玖龙纸业、金百利、文松彩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发挥其在原材料供应、技术标准、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构建起“造纸—纸板—纸箱—废弃纸箱回收再利用”的闭环式智能包装产业链,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目前,该产业链已吸引臣果实业、烯石新材料、嘉泰鞋业等本土下游企业集聚,覆盖食品饮料、纺织鞋服、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本土配套协同率超过80%,年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循环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三大服务举措

赋能园区发展

台商区通过系统引入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使园区初步形成“专业服务赋能企业、高端资源链接产业、高效政务支撑发展”的良性格局,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辅导,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导向,针对喜多新材料、环阳电器等重点入园企业在政策获取、申报流程等方面存在的“看不懂、用不好”等问题,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切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工业企业倍增发展专题培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暨产学研对接会等专业化服务活动20余场,覆盖企业超600家次,有效提升企业政策运用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专业化服务支撑,成功培育海川半导体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德普乐能源科技等省级绿色工厂8家、旭丰新材料等创新型中小企业36家,为区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院、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链接与价值整合中的桥梁作用,引导运营机构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专业服务机构,构建深度融合的产业服务生态。联合中国美术学院为雕艺企业开设为期7天的创新设计研修班,助力雕艺人才提升创新能力;联合北京大学为园区企业开设为期9天的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提升战略思维与现代治理能力。同时,依托新成立的健身器材供应链集散中心和全球雕艺产业供应链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物流、设计、检测、品牌、金融等服务,推动产业由区域集聚向全球价值链布局升级,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辐射力。

简化流程,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效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政务服务向专业化、智能化、便捷化转型,打造高水平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台商区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现从企业开办到行业准入、从厂房报建到产权登记全链条“一局办、一章办、一次办”,审批效率提高85%以上。同时,依托“亲清家园”掌上智慧服务平台,创新推出惠企奖补“掌上申领、智能审核、秒级到账”服务模式,实现政策兑现“零跑动、不见面、不求人”,大幅提升政策响应效率。创新推出“免申即享”功能,企业无需主动申报,系统自动匹配政策并拨付资金,截至目前,已线上兑现财税奖补资金超4.95亿元,其中8517.2万元通过“免申即享”实现。

推动“四链”融合

打造产业高地

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台商区以打造“泉州新质生产力集聚地”为目标,坚持把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着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产业链方面,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强、税收贡献突出的龙头企业,全力构建“4331”现代产业集群;在资金链方面,推动银行给予智能电网电器产业基地、中信重工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等园区项目累计授信超100亿元,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科创中心等12个项目申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申请基金7.81亿元;在人才链方面,邀请泉州市城联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到海峡雕艺产业园举办业务培训会;尤其是创新链方面,积极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深度协同,加速创新要素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汇聚。

目前,7个市级“四个一批”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1.33%,已建成厂房及配套约116万平方米,累计招引183家企业,已入驻124家、投产88家,已纳统11家。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