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有良方 乡村振兴有劲头
台商区东园镇以“平安建设”为抓手推进综治工作
平安志愿者在政策宣传点向群众开展普法活动
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是基石。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将综治工作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全局,通过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构建“一站式受理、多元式化解、全链条服务”基层治理新格局,用精细化治理的“绣花功夫”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既筑牢了乡村平安的“防护网”,更织密了民生幸福的“保障网”,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注入了强劲的“治理动能”。
□融媒体记者 黄枫 通讯员 吴嘉文 文/图
建强服务综合体
夯实振兴“硬支撑”
乡村振兴离不开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东园镇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理念,以镇综治中心为核心枢纽,联动社会治理办公室、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力量,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起统筹决策、协同联动的治理“大脑”,打造“综合受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3个前端窗口,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服务流程,让村民办事“少跑腿、好办事”。
综治中心以信访接待室、金牌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空间,从诉求响应到情绪疏导,全方位覆盖村民需求,真正建成“为民服务综合体”。今年以来,中心已接待来访群众200余人次,将服务送到村民心坎上,为乡村振兴夯实服务基础。
打造矛盾终点站
守护振兴“好环境”
和谐稳定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定心丸”。东园镇综治中心创新组建金牌调解工作室,邀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干部、专业法律顾问等“乡村能人”力量加入,形成“专业+乡土”的调解队伍。金牌调解员每日轮班值守,第一时间响应村民邻里纠纷、劳资矛盾、土地流转争议等诉求,用接地气的语言和专业的法律知识化解矛盾。
今年以来,东园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05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11件,涉及金额487.52万元,化解率达100%。从家长里短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矛盾在“家门口”得到解决,既避免了纠纷升级,更守护了乡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让村民能安心投身生产、增收致富。
东园镇综治中心依托智慧监控平台开展全域监测与治理调度
织就治理基层网
传递振兴“暖温度”
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田间地头,也在村民身边。东园镇将全镇划分为精细网格,网格员化身“信息采集员、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走村入户、深入农田,把平安建设知识、乡村振兴政策送到村民耳边,“有诉求、有纠纷,请找综治中心”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
依托“网格化+铁脚板+数字化”模式,镇里整合53名综治网格员、17名警务助理、92名社区网格员、32名村级巡逻队及2400余名平安志愿者,形成“人人参与治理”的生动局面;通过“汇治理”APP,实现网格事件上报、任务派发、纠纷处理全流程数字化,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今年以来,“汇治理”平台累计上报网格事件372件,办结率100%,每一次高效响应,都让村民感受到治理的温度,也让乡村振兴的民生底色更暖。
注入智慧新动能
提升振兴“加速度”
数字化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加速器”。东园镇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村庄出入口、田间要道、公共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探头1505个,24小时动态监测乡村安全动态;依托“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整合监控调度、网格管理、视频通讯等功能,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能精准识别矛盾隐患苗头。截至今年8月,该镇通过三维可视化平台已高效处理矛盾纠纷620件,化解率92.4%,真正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通过科技赋能,乡村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既降低了治理成本,更提升了平安建设效率,为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振兴工作扫清了障碍,推动东园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如今的东园镇,综治善治的成效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平安的环境让企业愿意来、产业能发展,和谐的邻里关系让乡风更文明,高效的服务让村民生活更舒心。未来,东园镇将继续深化综治治理创新,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让平安幸福的“同心圆”越画越大,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