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要闻 > 正文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9-23 11:42:41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台商区不断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图为风景如画的张坂镇山内村。

台商区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图为海丝生态公园岸香·古渡居。

台商区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核心提示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积极借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成效突显。目前,台商区拥有多个省级示范创建村、美丽宜居村庄等,还荣获“年度国内最受关注旅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融媒体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王良金 文/图

规划先行

城乡功能互补

台商区深知规划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在空间规划上,高标准编制覆盖全域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实现了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多规合一”。构建起“核心城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功能互补、产城融合的城乡体系,重点打造环百崎湖片区核心区,培育了张坂雕艺、洛阳古街、百崎民族融合等特色小镇,让城乡之间各有特色又相互促进。

在建设方面,统筹推进城乡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环保网“五网融合”。目前,城乡供水、污水治理、5G网络覆盖率均超9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1.8%,道路通达率100%,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生活环境。同时,注重发掘“台特色”,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引入台湾乡建乡创专家团队参与乡村文创、精致农业项目,共建泉台蔬果花种业研发基地3家,引进台湾农业高层次人才和专才。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实现政策奖补“掌上兑现”、健保核退“跨省通办”,极大地便利了台胞台企在台商区的发展。

多元发展

三产齐头并进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台商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党建+”邻里中心27个。联合高校、国企组建全省首个“政校国企”乡村振兴学院,实施“兴村善治头雁”计划,遴选治村能人结对帮带,通过“党员1+10”联系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个,筑牢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产业发展是增收的动力源。台商区实施“龙头引领”战略,构建政策、资金、技术三位一体扶持体系,重点发展特色养殖业、种植业,配套建设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培育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约达4.89亿元、同比增长23.2%。

文旅赋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爆点”。台商区以八仙过海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串联“三大海湾”和滨海渔村,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洛阳桥世遗文化、侨乡文化、雕艺文创等农文旅品牌,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今年上半年,全区国内旅游人数约128.63万人次、比增12.8%,国内游客旅游花费约13.38亿元、比增12.6%;全区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花费均实现大幅增长,春节和五一期间旅游成绩更是创历史新高。

办好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台商区坚持“五美引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三大提升工程,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累计完成农村裸房整治128栋,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超2.4万吨,铺设供水管网12公里,重要指标平均完成率73%,人居环境卫生考评成绩连续11年排名全市前列。

高位嫁接优质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名院名校”引进战略,引进泉州五中、泉州师院附小、福建省实验幼儿园等优质学校合作办学,覆盖全学段教育。持续深化与泉州市第一医院联合办医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医疗联合体和专科联盟作用,实施“名医反哺”工程,设立5个名医工作室,今年以来累计接诊患者1280人次,让群众享受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群众获得感。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今年以来,全区社会救助补助2398万元,受益困难群众2452户,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温暖。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