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要闻 > 正文
台商区东园镇溪庄社区: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幸福之花处处绽放
2025-09-02 15:38:46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陈小妮

台商区东园镇溪庄社区:

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幸福之花处处绽放

医务人员到社区为老人义诊

溪庄社区开展文明殡葬宣传活动

在新时代基层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的探索中,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溪庄社区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方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的战略枢纽,构筑起“党建为魂、风尚为基、需求为要、民生为本”的实践体系。溪庄社区在服务群众、涵养风尚、强化治理中扎实推进具体实践,让文明之根深扎街巷土壤,让幸福之花绽满居民心间,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社区层面的落地见效勾勒出鲜活图景。□融媒体记者 黄枫 通讯员 骆萍萍 文/图

发挥党建力量

让实践队伍“强起来”

要让文明实践长久走下去,首先得有“靠谱的人”来扛事。溪庄社区深谙此理,打破党建与文明实践“平行推进”的壁垒,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党建网格深度融合,以实践站为纽带,把党组织的治理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文明实践的执行优势、服务优势,从根源上确保服务“有人抓、有人干、有成效”。

围绕“精准服务”目标,溪庄社区精心构建“社区干部(网格员)+居民小组长(战时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的分层服务体系,将每一位党员志愿者都纳入实践站统一管理,明确“挂钩户数”与“服务职责”,实现“党员走家入户、服务精准上门”。以实践站为平台,组建“党员先锋队”“文明劝导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社区“两委”干部带头担任队长,既当“指挥员”也当“排头兵”。常态化的“党建+文明实践”活动随之落地:年均组织环境清洁、政策宣讲、关爱帮扶等实践活动超100场,服务群众超6000人次。从春日里的楼道杂物清理,到冬日里的惠民政策代办,党员志愿者始终冲在前面,渐渐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浓厚氛围,让文明实践的队伍越建越强、根基越扎越牢。

培育乡风文明

让移风易俗“深下去”

咱厝里的红白事,向来是居民最在意的“大事”,也是乡风文明的“晴雨表”。过去,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旧俗,既加重群众经济负担,也消耗邻里精力。溪庄社区精准锚定这一治理难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推动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理念深度融合,让节俭新风成为社区治理的“软实力”。

实践站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结合社区实际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要求转化为可执行、可监督的居民公约。志愿者提供“事前政策宣讲、事中流程指导、事后效果跟踪”的全链条服务,变“被动劝导”为“主动服务”。居民老杨的切身感受颇具代表性:“以前办丧事要摆几十桌,现在最多十来桌,既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让家人能专心缅怀逝者。”

此外,实践站日常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大家谈”“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传播节俭理念,建立不文明行为公示机制,引导居民从“要我改”转向“我要改”。如今“不攀比、不浪费”已成为社区共识,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下降90%以上,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已深度融入社区肌理。

聚焦群众需求

让实践活动“活起来”

文明实践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溪庄社区始终把“群众要什么、活动就办什么”作为核心准则,让文明实践跳出“形式化”误区,真正贴近生活、走进民心。

针对社区治理难点,实践站设立“议事角”,构建“收集意见—分类处置—跟踪反馈”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已通过“议事角”推动解决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民生难题40件,化解邻里纠纷22起,让文明实践成为“解决真问题”的实践。同时,围绕传统节日与居民文化需求,致力打造“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春节“写春联送祝福”,墨香里传递年味与文明;中秋“情暖中秋共话文明”晚会,歌声中凝聚邻里情;重阳“孝老爱亲”宣讲,故事里传承美德。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文明讲座、文艺汇演、家风传承等活动120余场次,服务群众7000余人次。通过“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活动,让文明理念、道德规范悄悄融入居民的柴米油盐、日常点滴。

厚植民生福祉

让爱心送餐“暖到家”

文明实践的最终落点,是让民生福祉从“纸上”走向“心上”。溪庄社区聚焦行动不便老人“吃饭难”问题,以实践站为枢纽搭建爱心服务网络,让“一顿热乎饭”成为温暖民心的生动注脚。

2021年,溪庄社区通过走访发现,不少老人因疾病、高龄行动不便等问题,面临“吃饭难”困扰:80岁的庄阿婆因类风湿关节炎无法长时间站立,常靠微波炉反复加热冷饭果腹;独居的李阿伯子女在外务工,多数时候只能简单煮面应付。针对这一民生痛点,实践站迅速行动,依托社区省级五星级幸福院,迅速发起“爱心送餐”项目,组建由18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为社区20余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一日一餐”上门服务。截至目前,“爱心送餐”项目已累计上门送餐超36000餐次,志愿者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不仅解决了老年群体、特殊群体的“吃饭难”,更让“家门口享服务”从老人的期盼,变成了日复一日的温暖现实。

溪庄社区的文明实践没有惊天动地的创新,却藏着“把小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治理智慧。从党建引领的队伍建设,到移风易俗的风尚革新;从需求导向的活动设计,到普惠民生的服务落地。让每一项实践都紧扣“群众满意”这一核心标准。如今的溪庄,文明是党员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是邻里间和和气气的交谈,是老人接过热饭时的笑容——这朵幸福之花,正绽放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也绽放在居民的眉眼之间。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