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要闻 > 正文
确保师生健康饮食——“食”刻守护开学季
2025-08-26 11:50:59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台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到泉州海事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核心提示

随着秋季新学期的到来,泉州台商投资区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紧抓开学关键节点,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升级,通过明确责任、严格流程、多元共治,构建起覆盖“前端—过程—终端”的全链条管理机制,为师生营造安全、健康、放心的饮食环境。

□融媒体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吴依婷 傅后进 文/图

锻压“三方责任链” 筑牢食安基石

责任明确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台商区从三个方面着手,形成监督闭环,强化落实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出实招”。成立专门工作专班,加大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力度,运用快速检测、随机抽检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科学性和精准度。创新设立“食品安全副校长”制度,为全区中小学配备食品安全副校长,定期陪餐并指导食品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监管力量深入校园一线。

教育部门“重督导”。结合开学等重要时期,组织开展全面的食品安全体系检查,推动多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定期互查、信息共享机制。督导结果纳入学校评优评先,对管理失职行为依法追责,形成有力约束。

学校作为第一责任人,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实行“双食品安全总监、双员”制度,推动承包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建立从采购、储存到加工、留样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并全面推行“明厨亮灶+”智慧系统,实现操作透明、全程可追溯。此外,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管理队伍专业能力。

贯通“食安三关隘” 抵御风险隐患

为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台商区构建起“源头—过程—质量”全程防控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源头关,严把“准入屏障”。加强对食材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估,全面推行“一品一码”追溯系统。各学校食堂严格实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合格供应商台账,并定期开展评估审查,确保源头食材安全可控。

在过程关,织密“操作防线”。严格执行色标管理,防止交叉污染,规范储存、加工、消毒等流程。严控食品添加剂使用,强化食品留样管理,确保留样齐全、保存标准,满足溯源需求。同时,实现全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做到操作公开透明,监管实时跟进。

把好质量关,守护“舌尖安全”。设立快速检测室,并由市场监管部门不定期抽查。重点检测大米、蔬菜、肉类等大宗原料,确保检测频次和覆盖面。对于不合格产品,依法立案查处,形成闭环管理。

激活“治理三引擎” 驱动共治合力

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协同发力。台商区构建三大治理引擎,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部门联动聚合力。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机制,实现监管资源共享、问题共治。在重要节点开展“飞行检查”、部门联合督导,从源头规范食堂审批流程,确保硬件、管理“双达标”。

执法执纪严监管。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落实“一案双查”,不仅查处违法行为,还追究管理责任与纪律责任。加大曝光力度,形成震慑效应,倒逼各方守法守责。

社会共治齐参与。通过家长委员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等多种形式,广泛吸收民意,优化监管机制。畅通“12315”等举报渠道,落实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同时加强食安科普宣传,及时公开检查、抽检及处理结果,提升透明度与社会共治度。

从确立责任到完善流程,从源头防范到末端监管,台商区通过“三维发力”构建起多层次、系统性的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让秋季开学季的每一餐都安全、营养、可信赖,真正守护好师生的“舌尖安全”。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