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至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心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奠基,为当地残疾人职业教育注入新活力,凝聚起社会扶残助残合力。近年来,台商区多管齐下、精准发力,积极推动各项残疾人福利政策落地,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征程上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融媒体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张旭
建设教育中心 服务残疾人事业
泉州市至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心是由泉州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选址于洛阳镇云庄村,规划占地约10.16亩,计划建设一座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大楼,预计202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建成后的中心将以泉州为依托,辐射海峡两岸,成为广大残疾人梦想起航的摇篮。它能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创业孵化平台,助力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同时,中心还会为孤独症患者家长和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此外,中心开展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培训活动,能够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落实补贴政策 照亮残疾人生活
台商区将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视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积极实施省、市、区三级为民办实事项目,一系列补贴政策如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残疾人的生活。
在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中,补贴标准明确且细致。城乡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60周岁及以上无固定收入的残疾人每人每月可领取121元的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根据困难程度和残疾等级也有不同标准,困难的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45元、非困难的每人每月115元,困难的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21元、非困难的每人每月85元。截至2025年7月,已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金395.71万元,惠及对象4706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80.38万元,惠及对象2119名。
此外,残疾人家庭“一户多残”补贴也按月发放,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100元,轻度残疾人每人每月50元。截至今年7月,惠及残疾人家庭635户,残疾人总数1319名,发放金额61.44万元。同时,低保重度肢体残疾人居家养护补助项目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区残联利用民生保障局大部制工作优势,通过“政策找人”引导残疾人自愿申报补助,今年申报的符合条件的补助对象共229名,已完成相关审批公示,共发放补助资金22.9万元。
探索多元服务 扶残助残取成效
台商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上多措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助力残疾人提升生活质量。
业务推进方面,探索多元助残服务。为40名重度残疾人购买居家护理服务,涵盖生活照料等内容;为全区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后续做好宣传理赔;与泉州市第三医院开展精神残疾人康复服药救助服务,为341名精神残疾人提供最高不超过1200元的门诊及服药服务。
康复服务上,出台2025年儿童康复救助方案,明确救助条件标准。省级项目65名审核通过,慈善和区级项目正摸底;落实辅助器具补贴制度,为10名对象发放补贴1.86万元。
就业服务领域,贯彻省市就业创业项目,拟扶持40名农村困难残疾人;于2025年7月15日—17日举办2025年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电商运营)培训班,38名怀揣梦想的残疾人参与其中,此次培训采用了集中授课、现场实操等多种有效方式,让参训学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线上+线下”举办招聘活动,线上5家企业设13个岗位,线下13家企业设58个专岗,48名残疾人求职。
此外,其他扶残助残工作有序开展。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5名对象已完成申报;落实残疾人专用车辆免费停放政策,11名符合对象已录入系统;“全国助残日”期间,各成员单位开展18场活动,传播扶残助残理念。
台商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上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其对残疾人的关怀与责任,多维度赋能为残疾人铺就了高质量生活之路,未来也将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