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区零工市场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融合资源优势 破解就业难题
求职者通过零工市场参加创业培训,并进行“马兰花电商直播”,实现就业。
核心提示
就业是民生之本。泉州台商投资区零工市场自2023年9月建立以来,积极发挥作用,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帮扶举措,为众多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助力他们走出就业困境,成就一个个暖心故事。截至6月底,零工市场平台累计发布岗位信息3.6万条,达成就业匹配3657人次,企业用工满足率达82%,求职者就业成功率达76%。
□融媒体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黄美雄 李志宇 文/图
服务全程跟进
点亮职业新光
在就业的道路上,台商区零工市场发挥平台作用,为一些陷入迷茫与困境的求职者指引了方向。
48岁的吴先生是台商区张坂镇人,处于职业转型期,偶然间,他在台商区零工市场微信公众号上发现了服务热线,于是拨通电话寻求职业指导。市场专业顾问与他深入交流后,敏锐地察觉到他对消防行业的浓厚兴趣以及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的职业规划诉求,迅速为他量身定制了考证支持方案。在零工市场的精准帮扶下,吴先生顺利考取证书,并在家附近的物业公司获得消防监控岗位。这份工作让他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让他重新找到了职业价值。他感慨地说:“零工市场的专业服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深刻体会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如今,他正计划继续深造,考取更高级别的消防职业资格证书。
35岁的林先生曾是外贸公司业务主管,失业后求职四处碰壁。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零工市场正组织“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参加了为期7天的培训,并开启了网络电商创业之路。现在,他每周发布旅游、探店视频并直播,月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从失业焦虑到从容创业,林先生感受到了新就业形态的无限可能。他说:“零工市场让我从失业焦虑中走出,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供需精准对接
消除后顾之忧
零工市场不仅解决了求职者的就业问题,还为一些群众的特殊生活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让生活与工作达到更好的平衡。
家住台商区檀悦小区的杨女士是一位在职妈妈,工作繁忙无法按时接送孩子,孩子独自上下学存在安全隐患。通过零工市场,她发布了接送人员招聘信息,工作人员利用多种平台成功为她匹配到合适人选。杨女士反馈:“多亏零工市场解决了接送难题,我能安心工作,孩子不仅上下学更安全,还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性格更开朗了。”
52岁的黄女士家住洛阳镇,因要照顾家庭,时间碎片化,在传统就业市场求职屡屡受挫。接触到台商区零工市场后,工作人员为她量身推荐了灵活用工方案。她通过零工市场小程序在线接取零工单,既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又能兼顾家庭。这一模式为更多求职者提供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发挥了零工经济的包容性。
张女士在家承接手工产品代工业务
实现灵活就业
带动村民增收
台商区零工市场不仅关注个体的就业需求,还致力于构建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全程跟进的就业服务新生态。运营团队通过智能数据分析,精准发现求职者的特殊诉求。
张女士家住东园镇,所在村庄有不少村民因年龄或家庭原因不便外出务工,她希望承接企业手工产品代加工业务带动村民居家就业,但此前应聘洽谈均未成功。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组织专项洽谈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协助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交付流程,最终促成张女士与一工艺品企业合作,首单带动15名村民实现灵活就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张坂镇的郭女士是一名持残疾人证明的求职者,在招聘会求职未果后向零工市场求助。市场工作人员秉持“就业一个,帮扶一家”理念,启动特殊群体帮扶机制,多方协调,最终帮助她匹配到企业食堂烹饪岗位。
在促进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方面,零工市场创新打造全周期就业服务体系。季节性用工高峰时,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动态监测机制,组织企业参与省内外多场次招聘活动;日常运营依托“线上平台+线下站点”双轮驱动模式,构建智能化岗位信息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台商区民生保障局将持续深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强化重点群体帮扶、扩大技能培训覆盖面、深化校企合作和跨区域劳务协作,全力打造省级示范零工市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力资源支撑,让更多人在零工市场的助力下,实现人生的崭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