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的郭氏家庙迎来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来自海内外的800多名郭氏宗亲聚集家庙寻根拜谒、共叙情谊。
□融媒体记者 黄枫 通讯员 杨月明
缅怀先祖
延续宗亲族谊
4月3日上午,在白奇村郭氏家庙,800多名郭氏宗亲齐聚一堂,举行百崎回族乡郭氏家庙祭祖大典。现场人来人往,宗亲们欢声笑语共叙亲情,场面热闹非凡。上午10点,祭祖仪式举行,参加人员按照仪式程序逐一完成祭祖。百崎郭氏家庙祭祖仪式程序多达112道,既烙着闽南文化的印记,又处处透露出民族文化风情。
“第一次见到这么隆重的祭祖仪式,还是很震撼。”来自马来西亚的郭献鸿第一次来参加祭祖,一直连连称赞。去年,他父亲来到家庙祭祖,回去后向他描述祭祖场景,这让他十分期待自己也能参加,今年终于如愿。
据悉,此次参加祭祖仪式的海内外郭氏宗亲共有800多名,其中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的海外宗亲,也有跨越海峡来自台湾基隆和台北的14名郭氏宗亲。他们一同缅怀先祖,不忘宗亲族谊。
接力寻根
21年终圆梦
寻根从未放弃,几代人接力延续,终于认祖归宗。在祭祖仪式的其中一环节,来自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墩头的郭氏宗亲正式认祖归宗。“寻根21年,终于能在家庙祭祖,太激动了。”在现场,郭海港一脸兴奋,他们宗亲历经多代人努力,终于回到百崎回族乡的郭氏家庙认祖归宗。
在外游子的心,始终牵挂着故乡,郭海港和他的亲人们也不例外。几百年前,他们的祖辈从福建来到浙江,繁衍生息。“我的长辈们一直想寻找‘根’在哪里,没有放弃过。”郭海港说,凭着祖辈流传下来的线索,2003年开始,宗亲们到福建寻找,但一无所获,直到2019年,经过几番周转,最终在百崎回族乡郭氏家庙负责人的帮助下,成功找到祖先的信息。此后,通过反复确认核实,他们于2024年最终确定,祖先就是从百崎回族乡出去,到浙江定居发展。
“认祖归宗后,也能告慰老一辈的亲人了。”郭海港说,整个祭祖仪式保留原来的流程,让他们受益匪浅。接下来,他们将与宗亲们多多联系,共叙情谊。
齐聚一堂
畅叙两岸亲情
当天,宗亲们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其中不乏首次前来祭祖的宗亲,大家虽面容陌生,但仍感到彼此的热情。“放眼过去都是自己人,这种感觉真的很棒。”来自香港的郭子敬第一次来到家庙参加祭祖,既兴奋又自豪。此次祭祖,也让他了解到祖先的事迹,备受鼓舞。“以后我会带孩子一起回来,让他们也知道‘根’在哪里。”他说。来自台湾的郭沛金也是首次参加祭祖,她跟随父母从台湾过来,虽然身边宗亲都很面生,但热情招待让她觉得心安。
据悉,郭氏家庙作为百崎回族乡的文化地标,不仅承载着郭氏家族的历史与文化,也见证了两岸同胞间的深厚情谊。家庙所在的白奇村,在2020年被评为“福建省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至今已接待台湾宗亲回乡恳亲谒祖万余人次,成为凝聚两岸同胞乡情族谊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