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产业经济 > 正文
拥抱“智改数转”浪潮 助力企业科学转型
2023-06-25 10:38:53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泉工股份智能砖机数字化生产车间

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举办“智改数转”暨惠企政策宣讲主题活动,邀请行业领域专家授课,进一步深化政企交流合作,指导制造业企业在“智改数转”过程中找准路径、找对方法,辖区60多家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这是台商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又一举措。

□本报记者 陈桂生 通讯员 吴雅超 文/图

“智改数转”带来全方位变革

“智改数转”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简称,是对企业进行全链路的资源优化整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它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经营理念、战略规划、组织运营等全方位的变革。

智能化改造就是企业着力发展应用智能装备和产品,在“机器换人”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的必然技术路径,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就是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重塑业务模式。

据了解,近年来,各级工信部门先后发布多项支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将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创新作为扩大竞争优势的“必修课”;对企业而言,这是未来发展方向的信号弹,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赋能自身倍增发展的大好机遇。

“智改数转”对制造业企业的叠加作用主要在于对生产、经营等业务价值实现逻辑的改变,但也面临诸多瓶颈。就台商区而言,主要表现在企业转型意愿不强,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方面。“当前,‘智改数转’市场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一次性项目居多,很多企业认为投资大、见效慢,本质上都是仍停留在关注技术应用层面,必须进一步打通持续价值实现的逻辑并推动生产、商业、服务等模式创新。”区科技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庄俊强介绍说。

庄俊强指出,“智改数转”可以有效推动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的生产模式创新。

根据泉州市工信局关于推进“千员万企”数字化诊断服务工作相关部署,区科经局依托通信运营商,围绕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模式创新等业务环节,深入企业现场开展调研,帮助企业梳理数字化转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析企业发展现状,提出解决改造方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呼吁企业顺势而为,拥抱“智改数转”浪潮,积极参与免费诊断、智能化技改、标杆打造等工作,推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变革再造。

加速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近年来,台商区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先进制造业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发挥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的中坚作用,突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从重点项目、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发挥政企合作优势,推动服务商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立足服务商先进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促成移动公司与嘉德利电子、科一超纤“5G+AI视觉成品检测项目”落地,通过5G+AI识别监测技术提升企业质检环节的准确率;促成电信公司与力达机电“5G+智慧园区项目”落地,通过5G技术助力企业厂区工控网、生产网、办公网三网覆盖,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安防管理。

为突出示范引领,2022年以来台商区打造了嘉德利电容器薄膜智慧融合生产工厂、玖龙纸业基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纸业智能制造、金百利纸品绿色环保纸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等3家新业态标杆企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和应用。同时还培育了泉工股份、宏科电力等5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及优秀场景,促进企业制造装备向智能化、特色化、成套化升级,提升经济性、推广性。

与此同时,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目前建立包括烯石新材料等21家企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结合“百名干部进百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指导企业做好专精特新申报工作。并以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项目为载体,引进培育环阳电器、金传电力等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目前台商区科技创新谷、智能电网电器产业园入驻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小巨人等优质企业比例达30%以上。

台商区还不遗余力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技改补助,进一步扩大生产。2022年推动宏科电力、科一超纤等20个项目列入市级及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其中省级重点技改项目19个;推荐立亚新材、金百利纸品等4家企业申报省、市技改专项资金,兑现2021年区级技改补助资金221.3万元,惠及12家企业。

今年以来梳理日春实业、唯科健康等技改项目26个,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达产、多生产。推动亿达家电、安邦展示等22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推荐德普乐、科一超纤等4家企业申报省、市技改专项资金,兑现2022年区级技改补助资金295万元,惠及12家企业。

相关链接

“智改数转”部分惠企政策摘编

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政策

一是推动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市级将按项目与信息化相关软硬件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区级按市级补助金额的30%给予配套补助。

二是推进“泉企上云”数字化工程,对企业基础设施、平台系统和业务应用上云的,对年度服务费超过5万元的企业,市级按照服务费的30%给予上云企业补助,单家使用企业年度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区级按市级补助金额的50%给予配套补助。

三是实施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对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按与信息化相关软硬件投资额10%的比例给予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或服务产品的本地企业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区级按市级补助金额的30%给予配套补助。

四是支持5G应用示范推广,鼓励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企业联合开展5G应用示范建设,打造省级以上5G应用示范区,每年竞争性评选10—20个5G应用示范项目,市级将按项目与信息化相关软硬件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每个项目最高补贴不超过20万元。

五是培育工业APP,推进工业APP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面向真实应用场景需求,培育工业技术软件化应用解决方案,市级将对每个工业APP按不超过上年度实际服务支出的30%比例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六是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软件、集成电路、动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区块链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级将对每个平台按信息化相关软硬件投资额30%的比例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七是支持发展5G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信息技术企业或机构联合国家级研究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国内外重点院校共同成立5G技术创新中心,经国家部门单独或联合认定的5G技术创新中心,采用后补助的方式给予100万元资助;经省级部门单独或联合认定的5G技术创新中心,采用后补助的方式给予50万元资助。

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提档升级

对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区级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企业,省级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区级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关于企业技术改造

一是省级政策。对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的技改项目,由设区市财政统筹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照项目实际设备(含技术、软件等)投资额不超过5%的比例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其中省级工业龙头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完工投产后,实际投资额达1000万元以上,且完工投产当年企业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有增长的,再按照项目实际设备(含技术、软件等)投资额不超过5%的比例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其中省级工业龙头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对列入省技改项目融资支持专项政策支持的省重点技改项目固定资产贷款,在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提款部分,在省级财政给予2%贴息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再给予1%的贴息支持,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二是区级政策。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5%,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

(陈桂生 吴雅超 辑)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