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要闻 > 正文
人勤春来早 田间农活忙
2023-03-01 16:46:55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农场工人正在采摘螺丝椒

中熟型胡萝卜正处于采收季节

早春时节,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田间地头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洛阳镇后浦村、后亭村和前园村,700亩大棚种植的螺丝椒和红椒喜获丰收,工人们正在采摘和封箱;而在张坂镇苏坑村的翔坂农场里,一群工人忙着采摘中熟型胡萝卜,另一批工人忙着除草施肥,迎接晚熟型胡萝卜的收获。

记者从台商区农业部门了解到,台商区全面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一手抓春播,层层压实责任,将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到村到户,一手抓春收,强化气象灾害防范,抓紧马铃薯田管,做好冬种蔬菜采收,推动“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本报记者 黄雅珊 吴志勇 通讯员 董约莲 孙禧婷 文/图

辣椒基地:

雇佣百名工人 每天采摘3万斤

在洛阳镇后浦村、后亭村和前园村,100多名工人在大棚里采收螺丝椒,另外几名工人忙着装箱。到了当天下午5时左右,将有3万斤左右的螺丝椒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据悉,这一片螺丝椒和红椒在每年的9月中旬开始分批种下,当年的11月中旬,第一批就可采摘,随着其他批次的陆续成熟,次年1月到3月将大量上市,并一直持续到6月。随后,农场在7月和8月休耕闷地,等待新一季播种。

记者了解到,农场工人基本上为附近村待业在家的农民。采摘时,她们熟练地挑拣出精品椒和次品椒。“长形、饱满、好看的为精品椒,弯曲、干瘪的为次品椒,要分开装。”一位阿姨说,在农场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她每天来农场工作8小时,可获得100元的报酬。

这700多亩作物中,泉州嘉轩农业有限公司拥有其中一部分。其负责人孙超表示,台商区的气候适合辣椒生产,而且成规模的土地、丰富的淡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畅通的物流,使得他们公司将辣椒种植基地从其他地方全部集中到台商区来。

胡萝卜基地: 每天收获30吨 销往全球各地

在张坂镇苏坑村翔坂农场,记者看到150多亩的胡萝卜种植基地呈现不同的景象。有40多亩中熟型胡萝卜正处于采收季节,从外省来的10余名工人正在麻利地拔萝卜并装袋;80多亩晚熟型胡萝卜则是接连成片青葱翠绿,在微风下绿浪迭起,多名本地工人正忙着除草施肥;另外的30亩则已在年前采收完毕。

据农场负责人王春良介绍,如今正在采摘的中熟型胡萝卜是最好的品种,农场如今每天收获30来吨胡萝卜运往厦门冻库,并经冻库销售到全世界各地。该农场不止种植胡萝卜,在胡萝卜采收后,就种上西瓜、青葱、西兰花和包菜。他介绍,农场种植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起垄、打地、播种、拉沟和排灌等工序都实现了机械化,只有除草、采收和装袋需要人工。“我们在这里种植近10年了,区、镇、村各级都非常支持我们,提供了政策、技术、土地流转和人力方面的很多帮助。”他表示,他将在台商区这块热土上继续深耕。

部门:

鼓励土地流转 激发乡村活力

孙超口中所提的成规模的土地来源于集中流转。据悉,为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台商区农业部门多次组织开展耕地撂荒抛荒及种植情况摸底调查,对土壤质量、农耕路、周边水源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村级开展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台商区现有福建集盛鸽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东方奇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市台盛果蔬有限公司等39个农业生产基地累计流转土地约6600亩,为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打好基础。

此外,镇村农技人员积极与种植户就品种、水利、病虫危害、农机购置补贴等问题进行交流沟通。截至目前,台商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3600亩,充分调动种植大户和群众的流转积极性,切实保障土地流转工作向良好态势发展。

台商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林南生表示,这种集中流转方式让抛荒闲置的土地得以充分利用,既保证农户的经济利益,又推进了新型农业的良性发展,便于耕地规范管理,实现农户、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