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要闻 > 正文
年终特稿 | 提质量善作为 增活力稳发展——泉州万亿经济航母驶向新征程
2021-12-27 16:30:03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前言

今年是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泉州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泉州宣布2020年GDP总量突破1万亿元,达到10158.66亿元,成为全国第18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地级市的万亿经济航母如何延续辉煌,成为摆在爱拼敢赢的泉州人面前的新挑战。

善作为,方可稳前行。

今年以来,泉州这艘万亿经济航母在持续弘扬“晋江经验”的基础上,将工作做足,把政策用活,咬住发展实体经济不放松,有增有减高质量地解答时代赋予的命题,于变局中开新局,结出累累硕果。

这一年,泉州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战略科技力量显威力,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

这一年,我们以孺子牛的姿态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头。

“加科技”。今年泉州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泉州产业在落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方面成绩斐然。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借助供应链强体系,不断占领市场高端份额,涌现出一系列优秀企业创新典型,数字化覆盖率、运用率全省领先,标杆型数字化样本车间让传统产业插上升级翅膀。千亿产业体量正向生态圈形态逐步开花结果。

“减负担”。泉州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到位,坚决履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当好“引路人”“推车手”,切实减少企业各种不合理负担,让企业家更有底气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乘政策”。政策的出台,贴近经济的发展需求。政府不断靠前服务,发挥政策乘数效应。从企业注册、供应链服务,到产品出口、结汇、保汇等方面加码服务,再到落实政策补贴和人才培育计划,为企业发展助力,为产业集群增添竞争活力。

“除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全产业共同参与。泉州积极承上启下,多层级引导企业推动技改减碳,探寻绿色发展之路。相关技改专项每年投资增速均在10%以上,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及产业园区的标准化建设如火如荼,全面开花。

有政策扶持,更需要有服务内核支撑。“我为企业解难题”,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上上下下都想办法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事无巨细,有的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有的解决企业用工、用电的具体诉求,为企业发展护航保驾。

成效有没有,数字来作答。今年1至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9.7%,高新技术产业全面领跑,企业利润率也呈上升趋势。仅前三季度全市招商引资近3500亿元,签约项目657个……回首是为了更好地踏上征程。在“智造强市”的主题下,在GDP万亿的跑道上,泉州经济大踏步迈入“虎虎生威”的新一年,为即将召开的泉州市“两会”递上一张满意的成绩单。 (王宇静)

提质量善作为 增活力稳发展

——泉州万亿经济航母驶向新征程

科技 

创新驱动抢占市场新高地

东京奥运会期间,一些运动员脚穿匹克态极拖鞋漫步奥运村。(匹供)

泉州跑鞋“飞”上天,泉州体育品牌167次见证奥运健儿“披金斩银”,数字工厂、智能车间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持之下,依托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今年我市制造业持续在科技创新的阶梯上稳步攀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

泉州造跑鞋在太空“奔跑”

今年7月,网友在观看央视“中国空间站”视频时发现,“健身一哥”聂海胜在太空跑台上运动时,脚上穿着安踏推出的“氢跑鞋3.0”。据悉,该跑鞋为参考航空超轻材料原理研发的慢跑鞋,采用轻质中底材料,鞋底的密度降低至0.1克/平方厘米,比羽毛的密度还小。

无独有偶,12月17日,在央视播出的神十三航天员太空健身的画面中,王亚平骑车时脚穿的“特制装备”尤为亮眼。据了解,这双“特制装备”为泉州品牌森地客推出的锁鞋,“轻量化”“科技感”是该款产品最大的标签。这也是继安踏等泉州品牌之后,泉州又一品牌登上太空。

作为体坛“盛宴”,奥运会已经成为推动民族品牌“走出去”、向品牌国际化“蜕变”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团斩获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安踏、匹克等泉州体育品牌通过赞助奥运代表队领奖服等运动装备,伴随运动员“披金斩银”的高光时刻167次在领奖台上“绽放异彩”,让世界目光聚焦“中国造”品牌。

科技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安踏、特步、361°、匹克等我市众多品牌企业争相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产品。比如,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安踏斥巨资在多国成立设计研发中心。

2021年鞋博会上,安踏展示最新的科技运动装备。(黄文珍)

制造业搭载工业互联网“新引擎”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正持续加速与深化,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今年5月,泉州正式上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作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关键中间环节,二级节点的上线为我市制造业搭载工业互联网“新引擎”,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提供新契机,未来将服务于我市鞋服等制造业。

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我市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促进纺织鞋服、建材家居、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今年我市6家企业获评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名单(第一批)12家企业入选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运用案例。

引进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我市引进华为建设“华为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项目已为泉州35家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未来将围绕泉州制造业领域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推进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实现生产与工业互联网融合。

坚持建平台和用平台双轮驱动。以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上云为重点,推动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向云上迁移。今年,我市新增企业上云约1000家,累计推动35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记者黄文珍)

1  2  3  4  5  6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