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文化旅游 > 正文
思想才是雕刻艺术的生命——记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和志
2021-08-25 15:25:41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黄和志在创作中

黄和志1974年出生于张坂镇,14岁开始师从父亲,走上雕艺之路。从太祖父开始,黄和志家里就钻研木雕这一手艺,是名副其实的“雕艺世家”。“我从接触木雕开始,就迷上这门艺术,这辈子就想做好这件事情。”一块木头,可以成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而这个曾经的木雕小伙,也在时间的雕琢下,渐成艺术巧匠。2003年,黄和志取“艺海航舟”之意成立木雕工艺工作室。“技法都是空的,思想才是雕刻艺术的生命。”从艺近30年的黄和志在历经雕工的苦习、人生的锤炼后,希望踏上追求传统木雕艺术的更高境界。

每个艺术家必须走个性化的路线,黄和志也一直在个性化和艺术化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黄和志的木雕工作室里,作品琳琅满目,其中几件京剧人物雕艺品散落在传统佛像之中引人注目。

在黄和志精巧的刻刀下,国粹角色造型生动、形神兼备。巾帼英雄穆桂英头戴凤冠,身披蟒袍,手持令旗,兰花指微扣,雕刻得心应手,展示了一代女帅端庄娴静、豪迈威武、沉稳凝重的光辉艺术形象,虽是静态,却动感十足。再看作品《凤仪亭》,以三国演义“凤仪亭”为题材,运用钝刀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特征,脸部雕刻精致而细腻,吕布和貂蝉仿佛正在倾诉衷情,娓娓动听。

京剧艺术经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艺术遗产。民族文化的原创力抓住了黄和志的心,他尝试用雕艺这一艺术手法,再现东方传统戏剧艺术精神,无疑是一项极富想象力的创意。

作品《关羽》

细看黄和志创作的京剧人物雕刻,可以发现,作品大多将脸部刻画得精致,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将服饰简化,体现线条之美;去掉繁文缛节,造型生动。他做到粗中有细细中有粗,体现了抽象和具象的结合。“要真正领悟京剧精神,才能让作品充满灵魂”。回想起那段创作历程,黄和志记忆犹新,为了更好地塑造京剧人物形象,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钻研京剧。

黄和志塑造京剧人物的独到之处在于他通过对戏剧人物客观形体结构的整理、推敲和概括,向几何体过渡,继而以线、面、体的构成完成整体之塑造。在一些局部处理方面极为用心:服饰里的纹理造型,在人物身上浪漫立体灿烂地绽放;手部、五官等细致处传神刻画,表现得入情入景、细致入微。

运用传统木雕技艺刻画国粹精神的《千里走单骑》,关云长凤眼圆睁,蚕眉直竖,青龙横扫,背后武生上下翻腾,将戏场气势渲染到了极点,整尊造型威风凛凛,气宇轩昂。黄和志将国粹文化与千年雕刻技艺完美结合,刻画了比纯人物雕刻更难的经典戏剧剧幕雕刻,有场景,有表情交流,更能引起观者共鸣。

用心创作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黄和志的戏剧人物将木雕的特质、民俗、民族艺术不动声色而巧妙地熔为一炉,也透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发掘与个性化阐释,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凝结着他心血才情的京剧人物雕艺作品,沾满自然的质朴和纯粹,他的思绪常常会飞到那些被赋予生命的京剧人物灵魂里,与他们共同经历喜怒哀乐。

作品《巾帼英雄》

“苦练数十载,刀工已经很难分出高下,也不重要了,一件艺术品的灵魂还是思想上的超越。”黄和志认为,时代在变迁,雕刻艺术也随着人们欣赏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理解表现更为广阔,作品也随着历史潮流改变,人们赏美的改变而产生新的创造,这就是他不断去学习、去探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迈出新步伐的不竭动力。近年来,他又在原有艺术创造中进行智慧升华,化繁为简,突出作者思想的境界和作品灵魂的升华,创作了一系列原创作品。

在创作作品《老子》的过程中,黄和志采取去复杂化的简约,突出视觉上的整洁,通过线条的运用去建立视觉上如天人合一的艺术表现,实现在品位和思想上的碰撞,把老子大道至简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思想上的纯粹,也是万物本来的面目。而作品《关羽》也是通过洗练的刀法体现上圆下方简约线条,摆脱传统木雕技法的束缚,用自己对关云长特有性格的理解,展现出作者思想认识的具体诠释,充分凸显了关羽大义凛然、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桀骜之气,也是作者在雕刻艺术道路上不甘于平庸、无止境求索的内心写照。

□本报记者 陈桂生 文/图

大师名片

黄和志,1974年出生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木雕世家。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艺航木雕工艺厂艺术总监,作品《连升三级》被世界技能愽物馆收藏。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