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台商投资区优化“党建+人才”服务专员管理机制 高效服务人才企业 “企业在哪,人才在哪,他们就在哪”,一段时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建+人才”服务专员的身影活跃在该区经济活动的各个场景。 “两年前我到台商区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感觉台商区既有活力又有发展潜力,于是决定进驻洛阳创业园创办电子商务公司。”来自台湾新竹县的陈世廷表示,“台商区对企业、人才服务暖心周到,一开始,我对工商登记、政策申报和办公选址都不懂,专员了解后马上帮我咨询有关单位,很快就完成工商登记并确定办公场所。”通过以才引才、以业聚才,目前陈世廷的公司新引进台湾人才7人,其中硕士学历4人、本科学历3人。 去年以来,台商区党群工作部从各乡镇择优选派30名“党建+人才”服务专员,定期上门提供政策咨询、申报指导等服务,帮助人才企业代办、代跑所需业务。疫情期间,专员累计走访人才企业192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50多个,征集用工岗位需求521个,协助登记区籍在校大学生2625人、区内大专以上毕业生6716人,人才企业收到求职简历1376份。 为深耕人才“港湾计划”,支持用人主体引聚高校毕业生助力复工复产,台商区党群工作部制定“党建+人才”服务专员管理细则,将“党建+人才”服务专员从原来的乡镇一支队伍变为乡镇、区直涉才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等五支队伍,根据各支队伍的工作职能划分服务对象和事项,借助信息化云平台,实现组织在线、协同在线和沟通在线,确保服务直通末梢神经。 □本报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李丽芬 欧阳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