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泉州台商投资区> 文化旅游 > 正文
惠安影雕:靠巧手“凿”出来的天地
2018-04-04 16:33:29 来源: 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陈小妮  

刘碧兰传授影雕技艺

核心提示

有一项技艺,发源于福建惠安,因在石材面上进行画像拟真,被誉为“石头上的刺绣”。这就是名扬于海内外的惠安影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惠安影雕已由黑白影雕发展为彩染影雕,而影雕工艺大师刘碧兰、张聪明等一批人在守护传统技艺中创新发展,打好惠安影雕这张名片。

□本报记者 吴志勇 陈桂生 文/图

凿点“织”画像 难度堪比绣花

惠安影雕历史由来已久,根据史料,在清代李周已独创“针黑白”工艺,此为惠安影雕的“雏形”。上世纪70年代,惠安石雕厂蒋友才等艺匠加以发展创新,并把这一工艺定名为影雕。

在材料上,惠安影雕选取质地优良、经过磨光、厚度约为1.2厘米的青石板为材料,利用磨光青石能显示黑白,以针细工具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运用调节凿点粗细疏密的技艺,区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从而在石板上表现各种照片、图画,因其雕刻逼真故名为影雕。影雕对眼力要求更为严苛,对腕力也有要求,需要雕刻人员用针锋般的合金钢钎,按照图形需要,钎凿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使图像显示出来,在雕制过程中不允许出错。

石材出自天然,然而在人工巧匠下却能变幻出丰富的石魂、石歌、石画,这就是惠安影雕的独特魅力。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一门,如今的影雕技艺进一步挖掘、保护、弘扬影雕传统艺术,不仅对丰富和完善惠安石雕史,及至对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发挥传帮带 守护影雕半辈子

说起惠安影雕的代表人物,就不得不提到来自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的刘碧兰。已过花甲之年的她守护了影雕半辈子,一路走下来,带了300多个徒弟,每个学徒都经过她手把手地锤炼带大,不少优秀的人才从她小小的工作室走向更为广大的一片天空。

从事影雕工艺半辈子,最令刘碧兰自豪的绝活当属“真人真相”,就是把照片中的人物“搬迁”到青石中来,而且要通过巧手将人物做到传神。“如果是机器激光雕的话,人物的神态往往比较死板,也缺少立体感。”刘碧兰坦言,机器代替手工雕刻是一个大的趋势,机器适合大批量的生产,节省时间,价位也比较低。但手工雕刻有它独到的优势,就是在细节的刻画上更为精准,更具神韵,更富立体感。

刘碧兰创作的人物影雕作品,功夫细腻,画面柔和,眼神灵活,酷肖的程度可谓分毫不差,名扬世界,被外交部选为贵重的外交礼品,并多次参加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展览,被誉为“不朽的艺术”,具有收藏价值。“曾有韩国人在展览上夸赞这些作品,说犹如电脑一般精细逼真。”在刘碧兰看来,机器永远不能百分之百代替手工。她说她将继续鼓励学生来实习,让他们体会影雕这项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追求形神兼具 深挖美学价值

影雕技艺并不满足于形像,而且还追求神似。雕琢每一件作品时,就如勘探者对集来的矿石一般,和石材不离须臾,不遗余力地想把它的灵气释放,把它的情感唤出。如今,诸如刘碧兰、张聪明等一批工艺大师一边继承传统,一边勇于创新,雕刻出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影雕作品,无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他们擅长于抓住人物的神态,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使其达到形神兼备,又出神入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由于永不退色、不变形,适宜永久收藏和保存,在闽南地区,影雕很大一部分也被运用于建筑装饰,其设计施工蕴涵着丰富的物理原理、美学原理,主题有山水风景、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古今人物四大类,画面有圆形、方形、矩形,既可作为大会堂、宾馆、厅堂、客厅内摆设的珍贵装饰品,于建筑、美学艺术也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要闻
更多>>产业经济
更多>>文化旅游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