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泉州台商投资区> 文化旅游 > 正文
张坂孙氏:文脉赓续中积淀厚重家风
2018-03-28 15:28:28 来源: 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陈小妮  

崧山小学专门开设了《文化大观园》的校本课程

核心提示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是国风的一种反映,更是人民情怀的一种表现,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在台商区,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

张坂埔塘孙氏,系唐代由河南光州固始县乐安里迁居入闽,先居晋江塘市乡,后再迁入惠安埔塘。埔塘孙氏祖辈相传,至今还保留有一些规训乡约。诸如“赤心报国,勿臣异姓”“严立乡约,熏地善良”“渐渍身教,竟为仁里”“晋主凡例,励志向学”等,这些规训乡约虽历经百年,却依然深深影响着孙氏后人,成为埔塘孙氏代代流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成为维系海内外孙氏族人血脉亲情、加强海外乡亲同祖国联系的精神纽带。

埔塘孙氏: 耕读重学 代不乏人

在埔塘“孙氏家庙”内,祠厅檐下及墙壁高悬着的“忠臣”“名宦”“乡贤”“孝子”“进士”“优元”“解元”“举人”“文魁”等五十多方科举牌匾格外引人注目。据当地文史研究者孙怀伟介绍,埔塘孙氏一族自孙嘉安起始迁惠安埔塘。孙嘉安,字仲吉,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戊午(1198年),他官至礼部左侍郎,告身通奉大夫,赐谥恭粛。作为惠安的一大名门望族,近千年来,张坂埔塘孙氏人才辈出,人文鼎盛,这得益于埔塘孙氏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据了解,埔塘孙氏先人除了课读子孙、热心向学外,还通过聘请家庭教师,办私塾等方法,来培养子女。所以,在宋、明、清三个朝代,埔塘孙氏举人、进士代不乏人,朝卿、名宦屡载史册。明代贡生孙如壎在埔塘村中创办的后埕私塾,除培养本村子弟外,坑柄村康朗也曾来此学习。清代经学家、文字学家、音韵学家孙经世创办的集古堂私塾,曾培养了一代名宦陈金城、陈庆墉和贡生孙文圻、举人孙振声等。

正是孙氏祖先对“耕读重学”的言传身教,其子孙也多以“仁存正德、学识渊博、讲大义、重气节”而闻名乡里,受人称颂。据悉,家庙内目前还供奉着63位祠贤牌位,在这些祠贤中,载入谱史、县志的有孙嘉安、孙有敷、孙幼孜、孙衍,载入《福建通志》和《清史稿》的有我国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和音韵学家孙经世。其中,孙经世幼承家学,熟读经史,博览群书,深研经义,所著颇丰。在留下不少经学、文字学和音韵学著作的同时,孙经世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师训。

“博览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之”是孙经世的座右铭和治学格言,也是他的家训,这句话出自《中庸》,原文曰:“博览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意思是“广博的学习,审慎的询问,慎重的思考,明睿的判断,坚定的执行”,不去做这五个方面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学习。

孙经世认为,教育学生,应引导他们博览群书,增长知识。遇到疑难问题,应慎重地提出疑问。对于文章的观点,应深入思考,进行正确的判断,并亲身实践。只有从这五个方向去做,才算真正的学习。孙氏留下的这些训诲以及崇文重教的教育理念至今影响深远。

孙易彬雕像

崧山孙氏:满门俊秀 积淀厚重传家文化

与埔塘村相距不远的崧山村也是埔塘孙氏的一处重要分支地,崧山孙氏开基祖孙质甫,乃惠安埔塘开基祖孙嘉安曾孙,孙质甫于1374年(明洪武七年)由惠安埔塘赘居崧山杨厝,几百年来,孙氏在崧山繁衍生息,人丁日盛,人才辈出。据统计,自从在崧山建村繁衍以来,孙氏在明清两代出了不少进士、举人、贡生、秀才,涌现了一些诸如孙观、孙胤武、孙嶐、孙珩、孙兰陔等品质高洁、政绩卓著的清官名宦,以及近现代像孙易彬、孙庆珍、孙崧樵等爱国华侨、抗战志士。几百年来,孙氏家族始终秉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核心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以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逐渐铸就了历代相承的六大主要孙氏家风,即“诗礼传家、励志砥才;忠贞爱国、品墩金玉;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尊祖敬宗、敦亲睦族;励精图治、团结奋斗;尊师重教、无私奉献。”

崧山孙氏家族始终以诗为礼教育子孙,磨炼志气,培养人才,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诚信待人,谦让处世。明清两朝,崧山孙氏计有文进士两人,武进士一人,文举人六人,武举人三人,贡生九人,其他官员、太学生数十人。曾出现明代孙观、孙胤武 “文武世进士”、孙胤武、孙炎龙、孙灏“兄弟七登科”的盛况,还留下清代大坪孙嶐家族“祖孙双进士,一门五举人”“父子恩元”等佳话。

埔塘孙氏先祖孙嘉安留有“赤心报国,勿臣异姓”的祖训,数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多次遭异族入侵、国难当头之际,崧山孙氏族人都挺起民族的脊梁,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文光武烈昭青史,孝悌恩威耀玉堂。” 明末孙胤武、孙炎龙兄弟不事异族、英勇就义、为国捐躯,展现出孙氏忠烈之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旅菲侨领孙庆珍积极投身祖国的抗日御侮大业,源源不断地通过国共两党各自设立的特殊渠道捐献资金、捐购紧缺医药器械甚至军事物资,支持祖国抗日事业。作为华侨抗日志士,孙易彬早在16岁时就在南洋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回国后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立下赫赫军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投身祖国国防事业,一生践行忠贞爱国的高尚品质。

历代以来,崧山孙氏出仕为官、为将,都将清正廉明、勤政爱民奉为坚守的信条,个个清如水、明如镜,没有出现一个贪官污吏。洋厝九世孙观任浙江富阳县令十年,正气凛然,清正廉洁,屡次受到朝廷的褒奖,逝后被当地士民祀“报德祠”“名宦祠”。二十一世孙兰陔,任内政绩显著,清廉勤政,体恤民艰,深受百姓爱戴,柘城百姓为他立生祠,设“去思碑”,载其功德。郏县人民塑像建祠峨眉山,奉旨崇祀报德祠、名宦祠,后又奉旨崇祀泉州府乡贤祠。孙观和孙兰陔的清廉事迹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有史以来崧山孙氏都十分崇尚教育,古代先贤在村中创办私塾,传播知识,课读子弟,历代高中科举者众多,从而形成了崧山村尊师重教、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1949年以后,从崧山走出去,日后成为各业界优秀人才的不计其数,可谓桃李芬芳香满天下。历年来,这些事业有成的孙氏族人秉承孙氏良好家风家训,爱国爱乡、热心教育、造福桑梓。如旅菲侨领孙庆珍先生家人父子,为了家乡教育事业慷慨解囊,六十多年间三次建设崧山小学校舍,谱写了一段甲子佳话。其无私贡献的精神,激励着几代崧山人关心教育与建设、回馈桑梓,并日渐蔚为优良传统,内化为家乡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走在崧山村中,各种各样的捐资牌如崧山小学、溪崧公路、洋厝西路、文甜东路、西坑路、庄内村道水库头至厝尾路段、大坪西坑公路、崧山公路、庄内和洋厝溪流改造、孙易彬故居等种种事迹,数不胜数。

崧山孙氏百年来积淀的厚重传家文化,熏陶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孙氏后人,在崧山小学内,崧山村的这些传家文化被编制成了该校的校本课程教材——《文化大观园》,该书收录了崧山村孙胤武、孙嶐、孙珩等名人的历史典故,以及崧山村的一些文物古迹介绍,供广大青少年了解崧山的历史文化。崧山小学校长黄伟标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崧山小学格外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还专门开设了《文化大观园》的课程,重点介绍崧山村从宋代到当代的人文历史,普及家乡文化,学习先辈的爱国爱乡、廉洁奉献精神。

孙易彬故居

做好历史文物保护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由于历史名人扎堆,使得崧山村成了文物古迹聚集之地。5平方公里的村子,已被专家们考查出的文物点就多达数十处。漫步在崧山村,随处都能遇见一处处的老宅古厝,那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被风雨浇灌过的红砖墙,以及两端高高翘起屋脊,严谨、精致之余,仿佛诉说着一段段家族的兴衰历史。在村子里随便兜个圈子,每走进一处古迹,都能拾掇出一段传说或典故。

“这里是孙嶐进士第,不远处是孙文圻故居和孙兰陔进士第,也叫‘东西花园’,往东500米还有宋代古道场遗址,另外,崧山村境内还有像坑林场、官湖林场、美峰水库、珍稀植物油杉保护林等风景名胜。”走在大坪自然村内,崧山村党支部书记黄温清耐心地介绍,崧山村共有大坪、庄内、洋厝三个自然村,由于人文鼎盛,使得崧山村聚集了数十处的文物景点,汇聚成了文物“大观园”。

“崧山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地灵人杰。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是崧山村独一无二的优势,为抢救崧山村的历史文化遗迹,我们将举全村之力,将文物点单体有效保护起来。”黄温清称,近年来,随着村里道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崧山村这个历史文化古村落正在被更多的人知晓,而勤劳智慧的崧山人也在阔步向前,在齐心协力保护好这些文物的基础上,做好崧山村的整体规划,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叠加人文生态、旅游休闲发展理念,将崧山村逐步建设成为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村落。

□本报记者 郭慧杰 陈桂生 通讯员 孙铭阳 文/图

孙经世故居内景

孙经世故居

孙嶐进士第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要闻
更多>>产业经济
更多>>文化旅游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