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泉州台商投资区> 文化旅游 > 正文
省级木雕非遗传承人郑君亮:用雕刀刻画人生
2017-03-22 16:42:43 来源: 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陈小妮  

郑君亮作品《举杯邀明月》

创新木雕技法

作品屡获大奖

中国的宗教人物是泉州木雕的重要题材,长久以来,木雕巧匠以之为原型进行创作,产生了不少木雕精品。在郑君亮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很注重前期的设计、雕功和作品本身所要传达的内涵和主题。在他早期作品中,观音、佛陀、天神、达摩、关公等中国传说、故事中的人物题材以及山水、花草等题材占了很大的比重,经过几十年的钻研,这些题材的雕法早已熟记于心,无论是佛陀观音、弥勒罗汉,还是山水园林、花鸟鱼兽,他总能以娴熟的技法和富有个性的雕塑语言进行抒写、刻画,或率真拙朴,或粗放明快,或严谨细微,或恢宏简约,给人一种富含木雕韵味的美的感受。

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郑君亮不断追求作品的创意和技法的创新,特别是在近10年来,他的作品融合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创作的作品也屡获大奖。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荣获“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中华木雕精品展”特别金奖的作品《禅心》就运用了雕塑机理对比的艺术手法,采用“快面”平刀的立体雕法,佛像线条流畅、色泽清雅,很好地表达了“禅”的境界。

《清香万里飘》是郑君亮的另一件得意之作,这幅作品的形影雕刻技法是他独创的,说起这种雕刻技法的由来,郑君亮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我到台湾的一座寺庙参观,看到里面有一尊佛像时隐时现,十分特别,回来后,我就想在创作木雕作品时能否也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法,雕出这种虚实结合的效果。”他开始尝试把传统的屏雕手法和石雕、影雕的线影技法巧妙融合,以舍虚取实的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创出了形影木雕的技法。他用这种技法雕出来的木雕作品匠心独具、别具一格,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在过去的10余年间,郑君亮的雕刻技艺进入成熟期,他对于每件作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总是力求完美。在花甲之年,他依然刀耕不辍,努力钻研技艺,不断涌现木雕珍品,频频在全国各大赛事中获大奖,如《浪游》参加2004年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品博览会获金奖、《闲情雅致》参加2006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工艺品博览会获金奖、作品《活佛》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金奖……近年来,他开始涉足高级别墅、酒店等领域的雕刻设计,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

□本报记者 郭慧杰 陈桂生 通讯员 林宇 文/图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要闻
更多>>产业经济
更多>>文化旅游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