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泉州台商投资区> 文化旅游 > 正文
在困境中坚守 ——访传统手工制灯艺人吴树彬
2016-04-19 17:06:59 来源: 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肖月青  

用心坚持

难以割舍的制灯情结

吴树彬能够与灯笼结缘离不开吴树彬的大哥。“在我14岁时,我就跟随我大哥在惠安一家竹编厂学习竹编技艺,后来工厂停业后,自己开始慢慢转型,向制灯行业靠拢。”吴树彬介绍,刚开始自己只是做一些灯笼的配件,随着时间的积累,以及手艺的日渐成熟,他开始形成灯笼制作一条龙。

据介绍,按照传统制法,红灯笼为竹制结构。随着竹子价格上涨,现在市面上灯笼的骨架大部分以钢丝或者铁丝替代。不过吴树彬依然坚持用竹子制作骨架,因为竹子制作的灯笼,保存的时间长,同时竹制的灯笼也更加考验制作师傅的技术。不过由于这项技艺工作时的枯燥乏味,让它面临着失传的窘境。

“现在愿意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我担心手艺今后会失传。如果有人想学,我也很乐意教,只希望这门手艺能够传承下去。”吴树彬说,自己年纪渐长,精力有限,现在做灯笼也完全是出于兴趣爱好和老客户的信任。面对制灯技艺的渐渐失传,吴树彬也很无奈,他认为,传统灯笼代表的是传统文化,虽然制灯艺人越来越少,但自己依然会坚持,研究各种灯笼的制作工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项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

(记者郭慧杰 陈智勇 通讯员杨安东)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台商投资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台商投资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要闻
更多>>产业经济
更多>>文化旅游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16011584号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122
  •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